历史背景
19世纪上半叶,在弥漫全德国学术界的思辨氛围中,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一个惊人的实用主义者。他为了证明英国人思想的荒谬,为了证明英国想做世界联盟霸主的野心,用一本专著反对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书名叫得很特别——《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开宗明义,大谈国家利益而不轻言全人类利益。
书目结构
此书包括四个部分——历史、理论、学派和国家经济政策。应当注意到,所有这一些都是在1844年以前写的,尤其是其中第四部分所说的一些政治情况与商业政策,大部分现已不复存在。当时英国所施行的谷物法、航海条例及一般保护税制还波有取消,德国工业还处于幼稚状态,德国各联邦的关税也比较轻微,英国仍然能够供应它们所需工业品的大部分。
经济学名著
《不完全竞争经济学》《财富的分配》《纯粹政治经济学纲要》《福利经济学》《丰裕社会》《国富论》《国民经济学原理》《经济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学原理》 (马歇尔)《经济学》 (萨缪尔森)《价值与资本》《经济成长的阶段》《经济学》 (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原理》 (曼昆)《利息与价格》《人口原理》《人力资本投资》《通往奴役之路》《有闲阶级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政治经济学概论》《资本论》《资本与利息》《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政治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与自由》
基本观点
作为政治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言论与活动,集中反映了当时德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一方面反对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说,另一方面又反对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提出了资产阶级的国民经济学说。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中心是对生产力的研究,认为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只讨论“价值”,不注意生产力,是一种狭隘的理论,李斯特提出了独特的李斯特生产力理论,他认为一国的发展程度取决于它的生产力 发展水平,而不是所积累的财富的多寡,财富的生产力比财富更重要。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的历史意义及贡献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该书出版后很快成为德国保护关税派的重要思想武器,几年中数次再版。读李斯特的书,能时刻感觉到他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的各种主张都是为了发展和保护德国的幼稚工业,使祖国早日实现民富国强而提出来的,今天这些主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也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李斯特的思想为德国也为后来全球一切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根据。二战以后百业凋敝的日本,美国本想把它变成美国货的大卖场,鼓励日本开放市场,自由贸易,但日本通产省大臣痛哭流涕,要企业界和金融界读一读李斯特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知道民族工业独立之重要。20世纪60年代的拉丁美洲也成为美国货的大卖场,成为投机冒险家的乐园,那些看着自己的祖国焦虑不安的拉美经 济学家挂在嘴边的,也是“李斯特,李斯特”。2000年世贸组织西雅图部长级会议闹得沸反盈天,除了场外那五万名抗议者扰乱人心外,根本原因是参会国各有所图,都把自己的国家利益看得至高无上。会后壮大起来的反自由贸易的“西雅图派”,言论大有李斯特的口吻。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