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别只看像不像,要看作品有没有童趣。
成人在看儿童画的时候,最大的偏见就是认为儿童画画得不像,乱七八糟。其实,作为绘画艺术中描写记录现实物象的功能,已经在历史上被摄影替代,写实只是绘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而已,那么儿童画最显著的特征是什么呢?其实是稚拙的童趣!不合乎比例、透视,却合乎表达的需要。天真无邪,歪歪扭扭,粗粗细细,曲曲直直,这正是任何成人作品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也正是儿童画特有的美感。 要求儿童过早模仿成人绘画,过分注重绘画的技巧,不能体现儿童的稚趣,这样的画不算好的儿童画。
二、别只看模仿能力,要看作品是否能表现儿童亲身的生活经验和情感。
模仿能力是儿童的一种不断增长的学习能力,但不是唯一的。 看到老师的美丽的范画和为孩子们“量身订做”的欣赏作品,大多孩子都会产生审美愉悦,调动出画画的欲望。尤其在开始阶段,模仿在所难免,但如果只是模仿,不论是模仿老师,还是模仿别的小朋友,始终不敢加入自己的想法,这样的画也不算好的儿童画。 好的老师应适时引导,要求大胆,大胆去想!大胆去说!大胆去画!通过画画来提高孩子的自信心。作品终究是儿童自己画的,每个孩子都有具体的经历和感受,才有可能避免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再现浓郁的生活情趣。

三、别只看画面形象,要看作品是否有新意。
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生活中并非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们经常见到:孩子画中,人比大树还高,太阳是绿色的……按照我们的认知来说,这些都不合情理,然而在孩子的作品中却大量的出现,我们不能武断的加以否定,只要作品有新意,有自己的思想表达,就是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