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LTE学习(4)-下行控制信道(一)

admin

下行控制信道包括三种类型:LTE的资源组、PCFI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指示符)和PHICH(物理HARQ指示信道)。

在LTE的资源组中,频率域中,一个子载波称为一个RE(资源元素),四个RE组成一个REG(资源组),九个REG组成一个CCE(控制信道元素)。其中,包含CRS(参考信号)的RB(资源块)有两个REG,不包含CRS的RB有三个REG,九个REG组成一个CCE。PCFICH和PHICH的资源映射单位分别是REG和CCE。PDCCH(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是以CCE为单位进行资源映射的,最多占用前四个符号的数据。

PCFICH携带的信息CFI(控制格式指示)为2比特,其具体取值和表示的内容在协议TS36.211中6.7章节有详细描述。CFI的处理过程分为五个部分:信道编码、加扰、调制、映射和编码。其中,信道编码简单,选择对应的码字即可。加扰序列与PBCH的加扰序列相同,但使用不同的初始值。映射时,CFI信息通过QPSK调制,得到16个符号,层映射和预编码与PBCH相同,CFI信息映射到四个REG上,只在符号0上进行映射。

PHICH用于上行PUSCH传输数据的回应,分为ACK/NACK,表示基站是否正确接收到UE传输的上行数据。每个TTI(传输时间间隔)中,每个上行TB对应一个PHICH。在FDD模式下,上行HARQ反馈在固定n+4关系中,而TDD模式下,上下行子帧配置在SIB1中,告知UE上下行配比。一个小区内可用的PHICH group数量由MIB解析得到,N_RB表示下行带宽,mi表示下行子帧中承载PHICH的个数,TDD模式下查找表格,FDD模式下mi固定为1。正常循环前缀下,一个PHICH group支持8个正交序列,扩展循环前缀下支持4个正交序列。

PHICH的处理过程在协议TS36.211第6章节描述,包括信道编码、调制、正交序列相乘、层映射和预编码。信道编码只需对1比特的PHI信息做三次重复即可完成。信息通过BPSK调制,然后根据PHICH的正交序列和加扰进行处理。层映射与PCFICH和PBCH相同,但在4天线发送时,reg0和reg2采用相同的预编码方式,而reg1采用另一种预编码方式。PHICH的资源映射分为频率域资源组编号、初始值计算、符号位置计算和频域位置计算。PHICH的编码过程根据上述处理步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