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尿病,其正式名称为钩端螺旋体病,首次被人类确认是在1886年。这种疾病的主要病原体被称为“钩体”,它能在多种动物体内存活和繁殖。家畜如猪、犬、牛、羊和马,以及野生动物如鼠、狼、兔、蛇和蛙等,都有可能成为疾病的传染源,其中老鼠是最主要的传染媒介。值得注意的是,带菌的老鼠可以长期排菌,长达数年,因此被称为“鼠尿病”。
“钩体”主要在动物的肾脏内生长,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进而污染水源和土壤。人们若接触被污染的水或土壤,特别是皮肤或粘膜有破损时,就可能通过接触感染。此外,患病的孕妇还可能将疾病传给胎儿,因此这是一种具有潜在母婴传播风险的疾病。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