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术课的开始,教师应当通过精心设计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鸟语花香》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各种颜色,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色彩之美,从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当教学中遇到重点和难点时,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再现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在讲解色彩调配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展示自然界中的颜色,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色彩的多样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如在画鸟时,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将鸟的身体概括成一个大的椭圆形,然后进行局部刻画,注意整体与局部的比例关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表现鸟的形体特征。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简单的基本形练习与实物,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在色彩搭配上,学生的表现往往超乎教师的预期。整堂课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都非常浓厚,特别是在最后的游戏中,课堂变成了森林,鸟儿在自由飞翔,花儿在灿烂开放。学生在制作中体验到了快乐。
教师应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不要用权威的说教代替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他们的探索自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美术课上收获更多的乐趣和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