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蕾舞的门派分类和风格特点如下:
1. 意大利学派:
- 舞姿优雅与和谐,动作过程简洁、干净、准确。
- 技术娴熟、风格严谨。
- 演员肌肉十分有力量。
- 追求高难度的舞蹈技巧,动作与技巧速度快、线条清晰、棱角分明。
- 小跳动作快速、灵巧。
- 旋转技术高超,花样独特、繁多。
2. 法兰西学派:
- 舞姿华丽优雅、动作轻盈纤细。
- 手形美丽柔和、技术高超潇洒。
- 舞艺高超、擅长戏剧表演。
- 以文雅、流畅、轻盈、细腻著称。
- 讲究舞蹈艺术感、以妩媚闻名于世。
3. 俄罗斯学派:
- 发扬俄罗斯式的平稳、优美和动作自由、宽广的风格。
- 作品充满了人道主义思想和深刻的内涵,情感表达极为真诚。
- 戏剧性很强,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艺术风格热情、豪放。
- 动作质朴、适度、柔和。
- 演员技术全面、能力强,擅长各种大的跳跃和复杂急速的旋转。
4. 丹麦学派:
- 动作中十分注重身体的稳定和四肢的协调。
- 完美灵活的脚下动作使男演员舞姿优雅、女演员动作轻盈。
- 舞剧创作中将古典芭蕾、浪漫芭蕾和丹麦民间舞蹈相结合。
- 在训练中十分注重对跳跃和击打技术的练习,其弹跳十分轻巧,创造了一种流畅而又轻巧的风格。
5. 英国学派:
- 脚部动作灵活,手臂动作柔和。
- 注重舞姿的线条和舞蹈技术的质量。
- 动作非常优美、规范、细腻。
- 女演员舞蹈艺术感觉非常好,男演员“直立”很好,旋转十分漂亮。
6. 美国学派:
- 作品及动作具有独特的生命活力和清新爽快的风格。
- 注重女演员的中心地位,女主角一般都经过精心挑选,体型很瘦、腿和脖子纤长,经过训练以后,可以完成快速的旋转和完美而刚劲有力的腿部动作。
- 具有显著的“交响芭蕾”特色,舞剧创作中,编导巴兰钦以自身高深的音乐修养,融入了美国的乡土音乐,使美国芭蕾学派的舞剧具有显著的“交响芭蕾”特色。
- 以“速度”和“稳定”著称。
- 具有典型的现代风格。
以上各大芭蕾学派都有共同的审美特征及外形特征,但在风格上各有特色,为世界芭蕾舞的发展丰富了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