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策略之一,要重视氛围营造和情境创设。
在竞业园有效课堂上,有两样东西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氛围与情境。课堂的开始,对课堂氛围进行营造,对教学情境进行创设显得格外重要。营造氛围的标准就是师生迅速建立起一种情感沟通,心理学研究表明,这是一种有利于信息传输的,以此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创设的要求则是从学科出发,设计一个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内容上来。比如课间教师播放音乐、视频、设计课堂的口号等(以不影响学生课堂休息为前提),上课铃响,教师情绪饱满的走上讲台,满面春风的向学生致意:“刚才的音乐非常好听,同学们听到了什么?告诉老师??(稍顿),对,有流水声,鸟鸣声,欢笑声,哦,有的同学还听到了花开的声音,太棒了,这是一首描绘春天的乐曲,写出了春天的美好。”至此,师生的情意已达成了一种沟通,非常和谐、融洽,单从氛围营造的角度看已经把文章做足,但更重要的任务在后面,教师娓娓道来:“毫无疑问,大家都喜欢春天,所以关于春天的音乐、诗歌、散文、书画就格外多,可以说举不胜举。朱自清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他有一篇著名的散文《春》,让我们一起欣赏。”后面的话教师巧妙的创设了一个能激发读书的情景,流畅的引出课题,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策略之二,有效课堂应怎样“感知目标”?
课堂学习目标是备课组与教师精心研究课程标准,深刻理解教材,深入了解学情的前提下形成的,能否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进而变成师生的课堂动作,还要看学生对目标的感知程度。“学习目标”是当堂学习的总目标,是指针,是总领,而“感知目标”这一环节本身也有要求,就是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教师设计的目标变成每个学生自己的目标。那么怎样感知呢?案例呈现是这样的,教师:“同学们课下按要求很好的预习了课文,根据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过去学习的经验,今天的课堂上,你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在有学生呈现了自己的目标之后,教师适时呈现当堂学习目标:“同学们的学习目标很明确,说明大家的预习很深入,老师也设计了一个当堂的学习目标,对你有借鉴吗?思考1分钟”,当学生跃跃欲试时,教师发布指令:“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这种感知方式是从学生的预习问题开始的,体现了教师的以学定教意识,但同时,为避免学生的认知的片面肤浅,教师适时投放目标,给学生的感知一个补充,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自己的见解,最后把目标告诉同桌是点睛之笔,这不仅使每个学生都明确了自己当堂的学习目标,又使每个人在自我心理暗示的同时,接受了别人的监督,使自己的课堂学习不仅有了来自老师同学的外在的压力,更有一种强大的内驱力,两种力量使学生在课堂上格外主动、积极。这里不必多举例,只有当目标变成学生自己的目标,就实现了“要我学”为“我要学”,当学习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事,就有了内驱力,我们的教学就变得格外有效,教学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