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奠基时期。幼儿特别是独生幼儿,家庭条件优越,物质生活丰富,身体健壮,精力充沛,喜欢游戏玩耍,特别是男孩子活动时喜欢疯疯赶赶,从而产生了不少安全问题。那么,呢? 一、讲清道理 幼儿家长要告诉孩子:游戏活动时要注意安全,要保持公共场所的环境安静,不要大声吵闹,不要疯赶打闹,专心地玩游戏。玩累了可以坐在椅子上休息一会儿,也可以喝水、上厕所,还可以向窗外眺望远处的风景,舒缓眼睛疲劳。 二、情景判断 家长可以举例幼儿游戏活动时的情景,分别描述正面(安全行为)与反面(危险行为)的事例,鼓励孩子判断哪些小朋友做得对,哪些小朋友做得错,并讲明判断对错的理由。通过判断对错,让孩子明辨是非,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深刻、记忆长久才能指导今后的行为,知错不犯错。 三、诵读儿歌 如果孩子游戏活动时不注意安全,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诵读游戏安全的儿歌,让孩子记忆深刻。儿歌语言简洁,意思明了,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比如:游戏活动要注意,安静安全不忘记。专心活动做游戏,感觉劳累就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