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壁垒主要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旨在阻碍正常贸易,干扰市场竞争。关税壁垒,通过征收关税形成障碍,分为财政关税和保护关税。财政关税主要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而保护关税则旨在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外国商品冲击。非关税壁垒,除了关税外的措施,分为直接限制和间接限制。直接限制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等数量限制措施。间接限制则通过制定严格条例、法规间接限制进口,如苛刻的技术标准、卫生安全法规等。
随着WTO等国际贸易组织的建立,关税壁垒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但非关税壁垒的作用却在上升。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对欠发达国家出口商品设置认证要求,加剧了南北经济差距。反倾销手段、配额和许可证制度等非关税壁垒,也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影响。
贸易壁垒具体包括违反多边或双边贸易条约的关税措施、缺乏规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不合理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中限制进口、服务贸易准入和经营限制、不合理的知识产权措施等。这些措施对中国产品或服务的市场准入构成阻碍或限制,影响竞争力。
因此,各国政府需确保其贸易政策符合国际承诺,遵守多边或双边贸易协定,避免设置不合理的贸易壁垒。同时,发展中国家也需提升自身产业竞争力,合理应对贸易壁垒带来的挑战,促进公平贸易发展。
扩展资料
贸易壁垒(Barrier to trade) 又称贸易障碍。对国外商品劳务交换所设置的人为限制,主要是指一国对外国商品劳务进口所实行的各种限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