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首先来分析一种情况,向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里滴加稀盐酸。我们假设HCl会先和Na2CO3反应,生成NaCl、水和二氧化碳。但是此时由于NaOH的存在,生成的二氧化碳会立即被氢氧化钠吸收,生成碳酸钠和水。
我们把发生的反应全部列出来,如下: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2NaOH=Na2CO3+H2O
把前后被消耗又被生成的碳酸钠约去,得:
2NaOH+2HCl=2NaCl+2H2O
NaOH+HCl=NaCl+H2O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实质上在氢氧化钠存在时碳酸钠并没有和稀盐酸反应,氢氧化钠被稀盐酸消耗完后,碳酸钠才和剩余的稀盐酸反应。在这种情况下,酸碱中和优先,酸碱中和干扰了气体的产生,所以酸碱中和后才有气体产生。
接下来分析第二种情况,向稀盐酸和硫酸钠混合溶液里滴加氢氧化钡。我们也假设硫酸钠先和氢氧化钡反应,写出方程式:
Na2SO4+Ba(OH)2=BaSO4↓+2NaOH
反应的产物硫酸钡不溶于酸,所以能继续存在,而氢氧化钠不能与稀盐酸共存,发生反应:
2NaOH+2HCl=2NaCl+2H2O
整理得总反应式:
Na2SO4+Ba(OH)2+2HCl=2NaCl+2H2O+BaSO4↓(这么写是为了方便理解,其实不太严谨)
此时酸碱中和与生成沉淀互不干扰,所以反应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
其实上了高中我们会学到,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所以上述第二种情况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向含有氢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水电离不考虑)的溶液里滴加氢氧根离子和钡离子,钡离子找硫酸根生成硫酸钡沉淀,氢氧根离子找氢离子生成水,互不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