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出自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
渔家傲·秋思
[ 宋 ] 范仲淹
原文 译文对照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就全都不同了,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空对愁酒一杯,离家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悠扬的羌笛响起来了,天气寒冷,霜雪满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将军为操持军事,须发都变白了;战士们久戍边塞,也流下了伤时的眼泪。
注释
(1)渔家傲:词牌名,双调六十二字,仄韵,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
(2)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边界要塞之地,这里指西北边疆。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3)衡阳雁去:“雁去衡阳”的倒语,指大雁离开这里飞往衡阳。相传北雁南飞,到湖南的衡阳为止。
(4)边声:指各种带有边境特色的声响,如大风、号角、羌笛、马啸的声音。
(5)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
(6)千嶂:像屏障一般的群山。
(7)长烟:荒漠上的烟。
(8)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汉和帝永元元年(89),东汉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
(9)羌(qiāng)管:羌笛。出自古代西部羌族的一种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