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无色气体 微溶于水 有毒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遇到氢气爆炸性化合。接触空气会散发出棕色有氧化性的烟雾。一氧化氮较不活泼,但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而后者有强烈毒性。 NO2:红棕色气体。密度1.491,溶点-9.3℃,能溶于水,溶于碱、二硫化碳和氯仿。是一种强氧化剂。由于其结构的不稳定性,通常情况下与其二聚体形式——四氧化二氮(无色气体)混合存在,构成一种平衡态混合物。可助燃。遇水有腐蚀性。 .。实验室通常用不活泼金属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收集方式:向上排空气法 尾气处理: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2NO2+2NaOH=NaNO2+NaNO3+H2O N2O4:无色固体或黄色, 有刺激性气味, 能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亚硝酸, 有腐蚀性极毒, 相对密度:1.419(℃) 熔点:-9.3℃(液体) 沸点:21℃(分解) 有助燃性, 具强氧化性, 如接触碳, 磷和硫有助燃作用四氧化二氮与二氧化氮按下面的方程式相互转化: N2O4 ==2NO2 (可逆) N2O5:硝酸的酸酐。通常状态下呈无色柱状结晶体,微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溶于热水时生成硝酸。熔点32.5℃,易升华,易分解。 制法: 2NO2+O3=N2O5+O2 或4HNO3+2P2O5=2N2O5+4HPO3 N2O3:酸性氧化物,有毒,环境污染物之一,是亚硝酸的酸酐,可溶于苯、乙醚、氯仿(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四氯甲烷)、酸碱不稳定,常压下即可分解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 低温时为深蓝色挥发性液体或蓝色固体。不燃烧, 但有强氧化性, 遇有机物可引起燃烧。若遇高热可发生剧烈分解。将等物质的量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在低温(-21°C)混合可以得到三氧化二氮: NO + NO2==可逆== N2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