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金条上纯度后面的字母D是什么意思

admin

1. 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各地记重标准不一,国家的黄金和白银储备并未统一铸成比重和纯度一致的金条或银锭。

2. 在解放前,中国最流行的金条规格主要有“大黄鱼”和“小黄鱼睁轿首”。

3. 民国时期,一根“大黄鱼”金条重十两,按照旧制1斤16两,1两等于500/16=31.25克,与今天的1盎司黄金重量相近。因此,“大黄鱼”金条今天的重量大约为312.5克。

4. “大黄鱼”作为通行规格,通常被富有家庭作为压箱底的钱。但随着金价上涨,普通百姓也开始购买黄金,但由于“大黄鱼”价格昂贵,普通人买不起,因此金店推出了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俗称“小黄鱼”,中产家庭通常使用这种金条。

5. “大黄鱼”金条,重约158克,纯度为991.0,上面雕刻有孙中山头像,铸有“中央造币厂悉数制”的字样,背面铸有金条重量、纯度、编号等信息。

6. “小黄鱼”金条,重约31克,纯度为991.0。

7. 此外,上海还通行一种标金,每条重10市两。这种标金呈长条式,长约四寸,宽约五分,类似小砖。上海标金每条重漕平十两(漕平一两合1.17854盎司),纯度为978(即千分之九七八),因此也被称为“九七八标金”或“标金”,主要用于上海金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