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的基本原则包括均衡与对称、对比以及视点。
1. 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它们主要作用在于为画面带来稳定性。对称性是人们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符合这一原则的艺术作品往往能给人带来美感。对称并非简单的平均分配,而是一种合乎逻辑的比例关系。对称的布局能产生庄严、肃穆、和谐的感觉,例如我国古代建筑就体现了对称性的典范。然而,对称过于频繁使用可能导致作品显得单一,而均衡则提供了更多的变化,使画面更加丰富。
2. 对比
对比是增强艺术感染力和主题鲜明表达的重要手段。对比构图可以突出主题和强化主题,对比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形状、色彩以及灰度等方面的对比。形状对比涉及大小、高低、老少、胖瘦、粗细等;色彩对比包括深浅、冷暖、明暗、黑白等;灰度对比则涉及深浅、明暗等。通过这些对比,作品能够更加生动和有趣。
3. 视点
视点构图旨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到画面的中心点。视点,即透视学上的灭点,是指在画面中,上下左右延伸的物体最终聚焦并消失的点。视平线是与眼睛平行的线,它随观察者的视线高低而变化。根据透视学的原理,高于视平线的物体呈现近高远低的透视关系,而低于视平线的物体则呈现近低远高的透视关系。照相机的镜头设计模仿了人眼和透视学的原理,因此拍出的图像与人眼看到的景象基本一致,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更为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