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牌局中,左侧的图案是一个“大长五”,象征着梅花在风中翩翩起舞,它的牌面名称恰好是“梅花”,其中的“五”形似花朵,由于有两个“五”点,故称“朵朵”。梅花常被用来隐喻雪花,暗指“薛”姓的寓意。
在牌的右侧,我们看到的是“大五长”,与左侧互为对应。这代表了“十月梅花岭上香”的意境,意指二“五”合共十点,如同十月的梅花盛开于岭上。这个画面常出现在唐诗中,用来寄托折梅寄情或离别的情感。
接着,我们看到的是“二五”组合,象征着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故事,每年七夕之夜,这对夫妻得以在鹊桥相会,这比“杂七”更为特别和富有象征意义。七夕寓意着夫妻间的短暂相聚,与牌面上的“二”(象征二郎)和“五”(象征五岳)形成联系,形成了一副寓意深刻的点色牌局。
最后,三张牌组合成“二郎游五岳”,展示了牌面中“二”与“五”的巧妙融合。二郎神,作为神话传说中的角色,与五岳(嵩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表达出神仙般的逍遥与自在,令人向往。
扩展资料
牙牌令是贾母两宴大观园席上行的酒令。 牙牌,又称骨牌、牌九,旧时游戏用具,亦作赌具。共三十二张,刻有等于两粒骰子的点色,即上下的点数都是少则一,多至六。一、四点色红,二、三、五、六点色绿。三张牌点色成套的就成“一副儿”,有一定的名称。行令时,宣令者说一张,受令者答一句,说完三张,“合成这一副儿的名字,无论诗词歌赋、成语俗话,比上一句,都要押韵。”小说里令中一、三、五、七单句都是宣令者鸳鸯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