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用词是指某些词暂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充当其他词类或基本功能不变但用法特殊的现象。
1、什么是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现象十分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征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作为一般动词的名词、形容词和数词,作为状语的名词,使役用法和意动用法等。比如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动词常作谓语。
形容词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字常被用作属性;宾语和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补语等。在古代汉语中,有些词可以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灵活运用。暂时改变其基本功能,充当句子中的其他词。这种暂时的灵活用词叫做词类活用。
2、活用词在日语中的含义:
活用词指的是日语当中的用言(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和助动词等的词形变化(变位)。在进行变化时,这些词语的语尾(也就是送假名),甚至是整个词语都会发生变化。
形容词的活用与动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用作名词。用作名词的形容词,在句中表示具有这一性质状态的人或物,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之”等字或数词。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得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动词用作名词:
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明显地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它一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字。翻译时要采用兼语式的形式,使十对象十动词。动词的为动用法。即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