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无 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分米和毫米》典型错题分析】,供大家参考!
◆典型错题:
题 目: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汽水瓶高约2( )
火车一节车厢长12( )
学生错解:汽水瓶高约2( 厘米 )
火车一节车厢长12(分米 )
◆原因分析:
1.孩子心中对于“生活原型”的表象不是很清晰。在访谈中发现有学生说没看见过火车,有的对火车车厢不是很清楚,可见我们有部分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较少,从而导致错误。
2.长度单位表象的建立不能很好与生活中的物体紧密联系起来。
虽然在学生头脑中对长度单位已有所感知,也建立起了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但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表象,遇到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物体的长度中就缺乏了解决的策略,不能很好地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3.对于物体长度估测的方法与能力不强。
◆教学建议:
1.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帮助学生建立起分米、毫米及米和厘米的长度表象外,我们还要多些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量身边的物体,可以测量自己的数学书,桌子、椅子,教室的黑板等等,感知的越多越好,让学生多建立一些基本物品的长度概念,如:文具盒长约2分米,光碟厚约1毫米以教室长约8米,楼房一层高约3米等。
2.多引导学生利用心目中已建立的一些熟悉的生活原型的长度作为参照的对象,通过比划、对比、反思,学会准确运用长度单位。如对于学生填汽水瓶高约2(厘米),可引导学生比划一下,2厘米大约只有2个手指甲盖那么宽,汽水瓶高约2厘米很明显错了,汽水瓶高大约与文具盒长差不多。对于火车一节车厢长12(分米),引导学生想像一下,才1米多的火车厢怎么可以坐很多人呢?相信这样引导学生比较、反思后肯定能正确地选择单位了。
3.注重对孩子估测方法、估测能力的培养。
(1)给学生多提供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测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逐步修正自己的估测策略。
(2)要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多引导学生想象物体的长度,如房子的高度,大树的高度等,设置一些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现实估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