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句子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子,称之为倒装句。倒装句句式主要分为四种: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和介词结构后置句。
(1) 主谓倒装句,指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的句子。常见于古汉语的感叹句和疑问句中。例如:“甚矣,汝之不惠!”出自《愚公移山》,“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出自《信陵君窃符救赵》,“贤哉,回也。”出自《论语》,“腾蚊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出自《滕王阁序》,“踯躅青骢马。”出自《孔雀东南飞》。
(2) 宾语前置句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被前置。例如,“主+宾(或介词)+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宾语前置。例如:“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出自《鸿门宴》,“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出自《岳阳楼记》,“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出自《触龙说赵太后》。
(3) 定语后置句中,文言文中的定语经常会置于中心词后,使句子成为定语后置句。例如,“中心词+定语+者”例如“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出自《廉颇蔺相如列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出自《赤壁之战》,“客有吹洞箫者。”出自《赤壁赋》。
(4) 介词结构后置句中,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后置句是指文言文中用“以、于”等词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置于谓语后的句子。例如,“由“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例如“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出自《赤壁赋》,“不拘于时,学于余。”出自《师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出自《劝学》。
介词结构后置句中,由介词“以、乎”组成的介宾短语一般都作状语,由“乎”组成的介宾短语,有时可作补语,视情况而定。例如,“形似酒樽,饰以山龟鸟兽之形。”出自《张衡传》,“具告以事。”出自《鸿门宴》,“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出自《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