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孩子有暑期规划,人生路还很长。
高考假期结束后,考生即将迎来与此前大不相同的大学生活,无论是学习方式,还是生活方式,都有很大改变。因此不少考生在即将脱离家庭环境而独立生活时,感觉十分迷茫,许多家长也希望能够提前让孩子学习一点适应方法。
步入大学后,即将面临三道‘坎’,包括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和学习适应。为了让孩子过这三道‘坎’,家长应充分利用暑假这段时间锻炼孩子的生活能力。
家长可和孩子一起沟通商量,鼓励考生们学会独立自主,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多接触社会,例如自己买菜做饭,独自旅行,学车,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等。最好是制定一个暑假计划,让这个暑假过的充实,能力得到提高,并为成为一名合格大学生做好准备。2、选合适的学校专业,大学生活起航。
高考结束后不要就觉得彻底解放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需要仔细考虑,那就是高考志愿填报,考生及家长可以仔细的研究大学和专业,选出在适合自己的高校和专业才是更重要的事情。家长和孩子一起对可能就读学校的招生情况、专业限制、文理科规定、录取分数线等进行预览。熟悉志愿填报规则和程序,并打上标注符号,以方便到时候的查阅和审核。不要强制孩子的专业选择。要知道,孩子如果喜欢这个专业,在以后的大学学习中才会有热情;任何一个专业,只要学生学得好,就一定会有好的前途。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我是替爸爸妈妈读这个学校(专业)”的感受,而懈怠地完成4年的大学生涯。家长一定要明白,高中毕业也是孩子成年的时候,孩子的路是他(她)自己去走。
3、关注孩子考后情绪,高考不是一切。
每年高考总有发挥失常的考生,一些考生因为感觉自己考试发挥不够理想,而在考后陷入更加紧张和焦虑的状态中,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给予打击、奚落、抱怨,而应该告诉孩子没什么,这是正常现象,记住这是一个体验而已,以后不可预测事件还多呢。如果孩子感觉考得好,更要稳定孩子情绪,以免造成好与坏的心理落差,让孩子无法面对。不管结果如何,应该及时对孩子的心理进行疏导。
4、别让放松变成放纵,保持生活规律。
十年寒窗苦读,三年备考苦熬,结束高考确实应该好好的放松一下心情,或好好吃一顿,或好好睡一觉,或好好上上网,或好好做运动,又或者跟亲朋好友聚聚会等等有助于心情放松的活动,这样对于身心的健康有好处。但放松一定要适度,不要变成了放纵,比如熬夜上网、通宵娱乐、聚会狂欢、过量饮酒,甚至酒后驾车等等。玩个痛快没错,但放松成了放纵,可能就没有了“快”而只剩下“痛”了。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考生为了备战高考已经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如果短期内改变习惯会让身体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