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

admin

一、科学合理的小组建设是前提

(一)组建学习小组

一般地说,以前后两桌四人为一组。四人中,优等生、学困生各一个,中等

生两个,构成一个相对稳定而富于变化的“橄榄型”。组内有细致明确的分工,

如:语数组长、纪律监督员、声音管理员、汇报员。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

责任,又要相互配合,发挥团队精神。课堂上需要展开合作时,只需前桌的两位

同学向后一转,即可运作,既节省时间,又方便全班交流时看黑板,还可以使每

一位组员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参与进来。

孩子多是凭情感办事。

因此,

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

可以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

每个小组都

创立小组标志和名称。看看我班学生取的小组名字:团结无敌、天使之翼、光荣

梦想、雄鹰、必胜等,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诗意!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

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能动性。

(二)营造合作氛围

小组成员间要坐得足够靠近,

这样他们能够分享学习材料,

并且很小声地说

话,不会影响其他小组。所有的学生都有编号──

1

2

3

4,

并且每组学业水

平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编码相同,

都坐在每组的同一个位置。

例如,

所有号码是

1

的学生,都是语文小组长,都坐在小组的东南角。这样既便于组长分工──小

组内成员按一定的序号发言、

交流、

讨论,

又便于教师抽查──指定同一层次的

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使个人承担一定的小组责任,

促使小组成员将焦点集中到互

教互助上来,减少或避免不劳而获的“搭车”现象的发生。

另外,

还应该留出教师巡视教室的空间,

设置评比栏,

“让每一面墙壁说话”

在教室的墙壁、

黑板,

张贴有关合作学习的标语,

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

感染。如:

“聆听别人的发言。

“人人参与。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路。

“众

人拾柴火焰高。”„„既美化教学环境,体现班级与小组的文化特色,又激励学

生参与合作、展示自我的积极性。

二、充分深入的前置性学习是基础

前置性学习,

是生本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

它指的是学生在老师讲授新

课内容之前,

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应该是一堂课的开端,

是学生自己

摸索、

理解学习内容,

收集、

整理有关资料的自学过程,

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一)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

怎样的前置性作业是有效且操作性强的呢?首先,

它必须能够让学生初步了

解学习内容,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新知识;其次,它必须能围绕教学目标,对

学习的重难点进行分解,

使课堂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

它必须以文

本为基础,

推进与文本相关的更多的阅读,

让学生通过阅读拓展视野,

获得更多

的课外知识。

(二)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前置性学习也是一种学习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

不是老师简单布

置一些学习任务,

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而是需要老师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适当指导,使学生逐渐形成自学能力。

比如,

“走进文本”一类的前置性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通过查工具书、向

父母、

老师请教等方法初步认识生字新词,

扫清阅读障碍;

通过多次诵读的方法

达到熟悉课文内容;

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再用画一画,

说一说的方法找出

课文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词句。

(三)及时评价、反馈前置性学习情况

对学生的前置性作业,

老师要及时进行检查,

并作必要的评价。

在班级中可

建立督促、检查机制,比如,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相检查,科代表对小组长的检

查,小组长对每一位组员的检查,课任老师的抽查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养成认

真对待前置性作业的习惯。

三、细致具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指导是关键

实验表明,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初期,

学生不时会出现两种不好情况:

闲聊

(与课题不相干的交谈),冷场。我认为,在小组合作的初级阶段,教师在小组

合作学习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即使学生今后已经养成了习惯,

形成了

能力,教师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因而,小组活动应该是教师指导参与下的活动,

要不然,学生根本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一)指导内容

我经过亲自尝试,初步总结出教师在小组活动中有七件事情要做:

1.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和学习角色;

2.

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

3.

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

4.

指导小组成员如何辅导同伴;

5.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

6.

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