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教师方面来说:加强备课的深度
学生的展示水平多半受授课教师的影响,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拓展学生展示的方式,比如: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加强学生的课本剧表演;在英语课堂上加强学生的“对话”;在科学课堂上加强学生对实验的“演示与讲解”,让学生的展示不再是“对答案”,不再枯燥,不再疲倦,让学生永远都充满激情,勇于展示,争相展示,从展示中学习,从展示中寻找到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二、从学生方面来说:展示的方式应多样化
1.小组内展示
通过讨论、互相讲解,合作完成基本问题的掌握。同时记录本组内疑惑、不会的知识。
2.组组交叉展示
小组派代表外出到别的小组进行学习,将本组共同的问题取经学习,回来讲解,展示给自己的组员;或请外组的成员到本组来讲解展示,从而教会本组成员。此时再记录本组疑惑及不会的知识。
3.教师在批阅导学案的基础上,结合以上两环节中搜集一手资料,掌握学情,对课堂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对非公性问题随机抽调任意小组任意成员到黑板板书,从而完成班内展示。
4.教师适时点拨
针对学生特点,对共性的问题教导几个学生进行班内展示,重点教导他们如何进行审题、分析、规范环节的讲解,老师进行适时点拨讲解。或老师以点拨提问的方式完成此环节的学习。
注意事项:为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为使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班内展示的随机提问环节,需提前说明:凡是提问后上讲台讲不明白的组,全组成员都要整理此问题到错题集上。
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培养交流沟通合作能力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好的教学方法,但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