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氢(H)
2. 氦(He)
3. 锂(Li)
4. 铍(Be)
5. 硼(B)
6. 碳(C)
7. 氮(N)
8. 氧(O)
9. 氟(F)
10. 氖(Ne)
11. 钠(Na)
12. 镁(Mg)
13. 铝(Al)
14. 硅(Si)
15. 硫(S)
16. 氯(Cl)
17. 氩(Ar)
18. 钾(K)
19. 钙(Ca)
这些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个化学符号。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化学元素列表,它大致呈长方形,某些周期中留有空格,以便将特性相近的元素归为同一族。例如,碱金属、碱土金属、卤素、稀有气体、非金属和过渡元素等。
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于1869年首次提出了这种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此后,人们不断提出各种类型的周期表,共计超过170种。这些周期表主要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以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