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名称: 《 独 果》 学年:2008
教学案例
师:围绕着这个神奇的独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下面老师请你们静心默读课文5-11节,读完以后请你们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好吗?
(学生默读课文)
生1:课文写了奶奶不想吃独果,把独果让给我吃。
师:是吗?书上是先写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吗?看看书,到底是先是谁把独果让给谁吃?
生2:我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长命百岁。
师:(板书:我→奶奶)对啊,是我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长命百岁,就这样,谁继续说下去。
生3: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吃,希望我吃了聪慧过人。
师:然后呢?
生4:然后妈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长命百岁,奶奶要把独果让给妈妈吃,希望妈妈身体硬朗。
(师根据学生交流板书:
让 让
我 奶奶 妈妈 )
师:来,看着黑板,谁来完整概括地说说故事的内容?中间可以用上连接词。先自己说说看。
(学生自由联系说话)
生5:我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吃了独果延年益寿;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吃,希望我吃了独果聪慧过人;然后妈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奶奶又把独果让给妈妈吃,希望妈妈吃了身体更硬朗。
师:真不错,把故事内容说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谁还想说一说?
生6:我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希望奶奶吃了独果延年益寿,接着奶奶把独果让给我吃,希望我吃了独果聪慧过人,然后妈妈把独果让给奶奶吃,她也希望奶奶长命百岁,最后奶奶把独果让给妈妈吃,希望妈妈吃了身体更硬朗。
……
概括能力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概括”,指的是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对文章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整体的了解。
三年级的学生概括的能力还比较薄弱,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培养。那么怎样培养?怎样才能让他们“完整概括地述说故事内容呢?”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
《独果》这篇课文5-11节主要写了三代人互让独果的经过,人物多,关系也比较复杂,要让学生一下子说清楚是有难度的。这时候就需要教师的引领,需要架设一定的坡度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架设了这样循序渐进的三步:首先,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边读边思,对这部分内容有个整体感知;然后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梳理清楚故事内容,并板书人物关系脉络;最后再让学生根据板书来进行完整而概括的表达。
上述片断表明,在这样的一个引领过程中,学生的说话从无序到有序,从支离破碎到完整概括,概括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培养,表达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实质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关注语言训练,在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中让学生理解语言、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