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很多家长对于舞蹈考级都有很多疑问,特别是对孩子考级很看重的家长,因为她们一开始学舞蹈的目的就是考级。
孩子小的时候,说为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去学了舞蹈,孩子小学毕业后,初高中学业、功课加重,还有必要挤出时间来让孩子上舞蹈课吗?会不会耽误文化课的时间?还有当舞蹈考完级了,还有必要继续学舞蹈吗?先不说学舞蹈的经济成本,光时间上的安排就足够让家长头大了。该怎么办呢?
在对未来的帮助上来看,如果学生不从事专业舞蹈,那么“有胜于无”、“利大于弊”是绝对的,因为社会大众依旧对考级有根深蒂固的信任。从考学上来看,在小升初、初升高升学阶段,有招收艺术特长生的学校需要考生提供专业考级证书,并且对考级有一定要求这时候考级证书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我们都知道2018年,教育部出台了取消各项特长生的加分政策,不过,唯独艺术特长没有被教育部取消高考加分!反而更受重视,拥有高级别考级证书或者是比赛及演出获奖证书的孩子们会在起跑线上就拥有更多优势!
在很多高校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考试中,对考级证书及比赛获奖证书的要求都是挺高的,考级证书或许可以成为你进入名校的敲门砖。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考完级了,就可以不用学舞蹈了,以后高中如果学习不好,再来走舞蹈艺考。这种想法在很多的中小城市由为普遍。
而事实上,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从教学经验来看,孩子如果在12到16岁这几年停止舞蹈学习,那么孩子在舞蹈学习的延展性上肯定大打折扣,也就是说如果你想高二高三再捡起来,再拔高的话,会面对很多需要克服的困难,因为没有坚持学习的话,会回功,会退步。
不管是考取舞蹈专业还是高水平艺术团的舞蹈招考,高校除了把考级证书作为门槛之外,考生自身舞蹈水平才是考官最为关注的内容。舞蹈基础是否扎实,是否具有过硬的基本功等都决定你在考试中能否脱颖而出。考生的综合能力也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