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成约意思和来源是什么

admin

在历史文献中,"成约"一词常被用来指代已经达成或签订的协议、条约或承诺。这些约定通常在正式场合下由双方或多方共同签署,具有法律效力和约束力。宋朝学者周密在其著作《齐东野语》中提及的“成约”,便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所作承诺的坚定态度。周密认为,苏大璋既然已做出承诺,那么他必定会与考官达成某种协议,这种协议一旦实现,就必须受到严格的审查和执行。

到了清朝时期,马建忠在其著作《适可斋记言》中也提到了“成约”。他指出,在处理与外国的贸易关系时,如果对方对原有条约不满,想要进行修改,我们也不必一味拘泥于旧约,必须坚守不变。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机会与对方进行商讨,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学作品中,作家沙汀在《淘金记》中也运用了“成约”一词,用来描述一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内心已经接受了某种约定或承诺时,想要放弃这种约定会变得非常困难。沙汀通过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生动地展现了他对于旧有的约定难以割舍的心态。

总的来说,“成约”不仅是一种正式的法律文件,也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承诺。无论是古代的条约还是现代的心理契约,都体现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于诚信与承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