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具有强烈的冰晶效应。
冰晶效应,又称为空中水滴效应、冰晶凝结现象或空中冰晶现象,指微小的固态水或雨滴,因为重力作用落在空中,而悬浮于空中,在温度降到足以使冰晶升华为水蒸气,便会形成细小的水滴或冰晶。
当气流中出现低温时,由于在低温区内局部温度和气压比周围要低,云滴(或冰晶)受冷便要从周围向中心运动。这种运动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故称为“水往低处流”。但当它运动到某个临界云滴直径大小时,却又不能继续向前运动了,而只能悬浮在云滴之间或附着在其上。
冰晶的特点
冰晶的外形多样,可以是方形、圆形、条形等等,而且可以随意裁剪成多种形状和大小。冰晶在冷冻过程中不会变硬,也不会像水袋或气袋那样可能会破裂。冰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如冰雪、冰川、冰柱等。此外,冰晶也被用于科学研究、冷冻保存、制冰等领域。
除了美丽的外观,冰晶还有特殊的物理性质,融化时释放热量、浮在液体上等特性也使其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冰晶蓄冷液的冰点在零下12℃,即在零下12度的时候冰晶盒里的蓄冷液才能结成冰,其冰点比水的冰点低,因此储存的冷量和溶解时释放出的冷量都远远大于水,在炎热的夏季能快速起到降温解暑的作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冰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