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在幼儿眼中蕴含着许多"小秘密",科学对幼儿而言是生活中有趣的现象和好奇的探索对象。幼儿天生具有主动探索的本能,对"是什么"和"为什么"充满好奇。教师的角色是启发者和帮助者,引导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在做中学、玩中体验,逐步培养科学态度,让探索的乐趣融入日常生活。
本次活动通过四个环节,让幼儿逐步认识空气的特征、重要性及空气污染的危害。首先,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其特性。幼儿通过丰富的材料探索,了解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无味的气体。通过实验《手绢湿了吗?》,幼儿积极思考,观察空气的存在。接着,幼儿通过实验和活动体验空气的流动,感知空气的普遍性。
第二环节,认识空气的作用。《吹泡泡》和《捏鼻子》游戏展示了空气的作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空气在我们周围的重要性,意识到空气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朋友,对于人类、动物和植物都至关重要。
第三环节,了解空气污染及其危害性。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幼儿认识到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最后,通过《踩气球》游戏,活动达到高潮,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验科学的乐趣。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营造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自主探索,适时给予支持与合作,以发现为主,以活动为主,以鼓励为主。强调良好习惯的培养,鼓励幼儿主动、合作、不怕困难、自信学习。活动注重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老师提问积极有效。
然而,活动环节设计还需优化,材料选择应更加细致。在《踩气球》环节之前,老师应明确告知幼儿气球可能会突然爆裂,无需感到害怕。这将激发幼儿更强烈的探索欲望,提高游戏参与性,使教学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