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心理描写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所以,心理描写也是刻划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小说、戏剧、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恰当的人物心理活动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有一种比海更大的景象,是天空;还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就是人的内心世界。”人的心理活动的复杂多样,决定了心理描写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笔者就人物心理描写作如下常用的方法举隅:
一、白描法。
白描法也称“粗笔描写”、“速写”、“写意”,原为中国绘画传统技巧之一。指不着颜色,也不画背景,只采用墨线勾勒出人或物的形象的画法。后来,这种技巧被引入到写作中,引申为文章的表达笔法之一。 运用白描法写人,其特点是:不用或少用色彩浓重的修饰性形容词,不加渲染、烘托,也不使用任何修辞手法,只是用简洁朴素的文字,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寥寥数语勾勒出生动、传神的形象。使用白描手法的优点是节俭、经济、节奏快,有利于情节发展,因此很符合读者的欣赏习惯。白描法如果运用成功,可以取得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给人留下教为深刻的印象。鲁迅对白描法的运用就很擅长。
如他的作品《孔乙己》中对主人公的白描:他身材高大;清白脸色,皱纹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粗略几笔,一个穷困潦倒的没落的知识分子形象鲜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工笔法。
工笔也称“细笔”。原是中国绘画技法用语,与“写意”对称,属于工整细致一类密体的画法。在文章中则指用细致入微、工整细密的笔触,对人物进行刻画、雕琢的描写手法。在小说中常用来写景和展示人物的心理。常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法。讲究铺陈和渲染,语言精细、富于色彩。如列夫•托尔斯泰《复活》里:一个身材不高,胸脯颇为丰满的年轻女人,......那个女人脚上穿着麻布袜子,袜子外面套着囚犯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块白布,分明故意让几绺卷曲的头发从头布里滑下来。那个女人整个脸上出现长期幽禁的人们脸上那种特别惨白颜色,使人联想到地窖里的马铃薯的嫩芽......在那张脸上,特别是惨白无光的脸色衬托着,她的眼睛显得很黑,很亮,稍稍有点浮肿,可是非常有生气,其中一只眼睛略为带点斜睨的眼神。工笔虽然需要精雕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