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民族部落的不断兼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多时可达一万三千人,如此庞大的军队,又是几支部队配合,如果没有统一的服装,指挥起来必定是十分困难。因此由于中国古代连绵不断的战争就催生出独具特色的军戎服饰。
这种服饰分戎装和甲胄两个部分,均带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特有的作用,成为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一道亮丽的风景。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各朝代军戎服饰,其中明朝最为霸气好看,清朝最土渣!
公元前11世纪末,周武王击溃了商纣王的军队,建立了西周王朝。西周是青铜台铸发达时期,铠甲已经向金属材料发展。《周礼·春官·司服》详细记载了周天子、诸侯的各种冕服,其中的韦弁服是为“兵事之服”。
西周军队中还没有武官,天子及诸侯就是军队的统帅,他们出征所穿韦弁服,就是专用戎服。帅与兵的戎服区别只在与兵的裳要比帅的短些(以便于奔跑);衣裳简陋些,衣料粗些。西周武士身着的“练甲”大多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
秦代是我国历史上的军事强国。秦代的军戎服饰是至今资料最全面、最准确、最详细的朝代。这要归功于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秦代的戎服,上自将军下至士卒形制全部相同,一律上穿深衣,下穿小口裤,士卒腿上裹有行缠,足穿靴或履。秦军军装,主要是黑色为主,表现在军装上就是秦朝黑压压的一片。给人肃穆专杀的感觉。
铁兵器经过战国后期和秦代的发展,到西汉时已占主要地位。西汉铠甲全都是锻铁制成。汉代的戎服在整体上有多方面与秦代相似,军队中不分尊卑都上穿禅衣,下穿裤。
禅衣为深衣,又称沙毂禅衣(即有绉纹的单衣)。汉代军人的冠饰基本上是平巾帻外罩武冠。汉代戎服的颜色为赤、绛等都属红色。汉军曾建立了强大的骑兵,大汉是唯一一个建立数十万骑兵和少数民族进行骑兵野战的朝代。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经过长期兼并,司马氏在灭吴后统一了全国,建立了晋朝(史称西晋)。这一时期频繁的战争,虽然促使战略战术得到发展,但给社会经济生产造成的破坏却极其巨大,因此在武器装备方面与汉代相比并没有明显的进步。魏晋时期的戎服主要是战袍和裤褶服。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继秦代之后又一个短命的,但是统一的封建王朝。由于建国时间短,在没有完成各种政治经济变色之前就已被推翻,因此很多方面还基本沿袭着南北朝的旧制,军戎服饰也是如此。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武官制度全面建成的时期,因此唐代武官的服饰比过去历代更为完备,官服有朝服和常服之分,服用范围是朝廷九品以上的文武官员。唐代的铠甲有13种之多,甲片的形式有细鳞、山文、锁子等,材质则包括金属、皮革和绢等。可以说从样式到工艺,唐代的军服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进步。
宋朝自建立起制定出一整套以文制武、兵权分立的措施。这些措施被奉为宋室治军的家法而代代相传,一开始颇有成效,但经过后来几位庸帝的滥意发挥,使宋军出现了冗兵、积弱和对外战争每战必败的严重局面。
而宋朝重装步兵是中国古代防护最好的步兵。以重量而言,中国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铠甲)是中国历史上最重的铠甲,步人甲由1825枚甲叶组成,总重量达29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