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体育特长生和统招生的区别是什么

admin

体育特长生(即高水平运动员)和体育类考生之间存在多个方面的差异。首先,报考科类的不同是其中一项显著区别。体育特长生的报考科类为普通类,他们在录取到高校后就读于文理工农医等普通专业,同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训练。相比之下,体育类考生的报考科类为体育类,他们录取后就读于体育教育、民族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专业,毕业后通常从事体育教学或科研等相关工作。

其次,报考条件的差异也十分明显。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年龄条件,还需在运动员等级证书、体育比赛的等级和获奖名次等方面达到具体要求。具体来说,考生需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且年龄不超过22周岁才能报名: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且高中阶段在省级(含)以上比赛中获得集体项目前六名的主力队员或个人项目前三名者;或具有高级中等教育毕业同等学力,获得国家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证书者或近三年内在全国或国际集体项目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主力队员。凡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必须提供与高级中等教育相当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协助招生学校对其资格进行认定。未经资格认定的同等学力考生不得报考。

体育类考生的报考条件相对较为宽松,只要是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具有一定体育专长者皆可报名。

在专业考试的内容、时间和形式方面,两者也有显著差异。体育特长生的测试主要考察体育专项能力,而体育类考生则需要进行身体基本素质和体育专项素质的考察。测试时间和形式一般由省市统一测试或由学校具体安排。相比之下,体育类考生须参加体育专业省统考,考试时间由省教育部具体统一安排。

最后,在录取政策上,两者也有不同之处。对于体育特长生,一般情况下,只要体育专项测试合格,文化成绩达到省二本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即可录取。对于少数体育专项测试成绩特别优异、确有培养潜力,且文化成绩达到二本分数线60%的考生,由省教育考试院按考生的志愿投档,由招生高校决定是否录取。一般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计划控制在院校总体计划的1%以内。而对于体育特长生,省教育考试院对文化和专业均达到省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的考生,由招生院校按其招生章程中预先确定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体育类考生的招生计划则相对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