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在物理状态中可以分割。原子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构成一般物质的最小单位,称为元素。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因此具有核式结构。
2、原子最早是哲学上具有本体论意义的抽象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原子逐渐从抽象的概念逐渐成为科学的理论。原子核以及电子属于微观粒子,构成原子。
分子
1、分子是物质中能够独立存在的相对稳定并保持该物质物理化学特性的最小单元。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通过一定的作用力,以一定的次序和排列方式结合成分子。
2、分子的存在形式可以为气态、液态或固态;分子的结构式一般只反映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次序,而决定分子形状的键长和键角的数值,需要通过实验测定。
化学变化的实质
微观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微粒。
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所有的物质都由原子组成。一个原子有一个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并且被零或多个电子环绕的核心。为了把原子分类,我们需要知道它有多少质子、中子以及电子。
原子的质子数决定了它是哪种元素。例如氧原子总是有8个质子。碳原子总是有6个质子。金原子总有79个质子。如果你看过元素周期表,大概就会知道元素是按照它的质子数排列的。所以原子的质子数也叫作它的原子序数。
除了质子,原子核也含有中子。宇宙中每个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但中子数却不一定相同。大多数碳原子约98.9%有6个中子。然而约1.1%的碳原子有7个中子。原子的质量取决于中子及质子的数量。所以一个有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应该是12(因为碳原子总有6个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