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喜欢生活在潮湿阴暗的环境中,一般是在10到30厘米深的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
适宜它活动的温度在5到30度之间,0到5度时候就会进入休眠状态,0度以下会死亡。它是用皮肤来呼吸的,因此蚯蚓的身体必须要保持湿润,是靠大气扩散到土壤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土壤透气性好新陈代谢越旺盛。
蚯蚓,是寡毛目正蚓科正蚓属的无脊椎动物。体圆柱形,长11-38厘米,宽5-12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头部包括口前叶和围口节两部;围口节腹侧有口,上覆肉质的叶;背部紫灰色,后部色稍淡,刚毛圈稍白,14-16节;雌性生殖孔1个,雄性生殖孔1对。李时珍曰:“蚓之行也,引而后申,其蝼如丘,故名蚯蚓。
蚯蚓的分布很广,几乎遍布全世界。已知的蚯蚓有3000余种,其中约3/4是陆栖蚯蚓,中国的蚯蚓有170多种。常栖息于温度较高、腐殖质较多的表层土壤中,一般在树叶堆、长期堆积的畜粪堆及烂稻草下面的土层中生长。
栖息深度一般在15-20厘米,昼伏夜出,对光线非常敏感,怕光、怕盐、怕单宁味,在干燥环境集抱成团,不吃不动,以减少消耗。蚯蚓以腐烂的落叶、枯草、蔬菜碎屑等有机物为食。蚯蚓繁殖快,一年产卵4次,平均繁殖50-100条。寿命一般为1-3年。
营养价值:
利用蚯蚓自身的酶系在一定条件下使之自溶,得到蚯蚓自溶液,提取率一般为75%以上,蛋白质占干重的56%-65%,游离氨基酸含量50-70g/L,含10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上述指标均高于大豆蛋白。
蚯蚓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饱和脂肪酸含量低特别是具有抗癌、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养颜等作用的亚油酸含量更高,非常适应现代人追求的营养时尚,还具有独特的不同于其他动物的十三羧酸。以农副产品为饲料养殖的蚯蚓可作为高营养的安全食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