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格律诗布局一定要起承转合吗

admin

起承转合是文章的一种基本规律,特别是以前八股文时代,将文章的起承转合视为一种结构性的规范,的确不可小觑。但在,在格律诗的布局中,也隐约存在着这种规律。只是在诗人的语言中,将起说成是首联,承说成是颔联,转说成是颈联,而合,说成是尾联。

题主以杜甫绝句为范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28个字的绝句,是不是就完全不存在起承转合的意味呢?从表象上看,说这绝句有起承转合,似乎有牵强附会。但细细品味,还是隐约着起承转合的意味。

这是一幅图画,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对仗工稳,最近的是隐藏在青翠柳林中的黄鹂,在婉转啼鸣。听觉之后,但是视觉所及,诗人看到一队白鹭在蔚蓝的天空飞翔。然后,诗人从窗户看到西岭千古不化的晶莹白雪。听觉与视觉之后,便是思想,从门前停泊着的船,联想到万里之外的东吴,联想到东吴的亲朋好友。这种写作结构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层层递进的关系,它有序按规律性展开,再现诗人生活现状与思想。所以,它的起来首句,黄鹂的鸣叫拉开思绪的帷幕,然后,诗人看到高天上的白鹭,看到西岭上的雪峰,最终归结到万里之外东吴的亲友们。诚然有着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味儿,这儿却是每逢佳景倍思友的情趣。

另外,在唐宋诗人的作品中,有的作品按照起承转合的方法去理解,根本行不通,或者有点牵强。但是,绝大多数的作品,大致还是按照起承转合的方式进行的,尤其是当我们搞懂了起承转合的许多变格后,更能够清楚地认识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