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聋哑人之间忌结婚
先天性聋哑,是 一种常见 的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本病 的 一对致病基因中, 一个是 父方传给 的,另 一个是 母方传给 的. 先天性聋哑患者都携带有 一对致病基因. 比如果互相婚配,其子女就很可能是 先天性聋哑患者. 所以,先天性聋哑患者忌与先天性聋哑患者婚配.
首先,聋哑分为先天聋哑与后天聋哑。后天聋哑为婴儿出生后因传染病、药物等各种外因造成,不会遗传。而先天性聋哑也并不一定是遗传的:孕妇在怀孕早期,胚胎各系统还未分化完全,若遭遇有害物质的侵袭,诸如母体感染病毒、受X线照射、接触或服用一些致畸物质或药物等等,都可能引起产婴“先天性”聋哑。这种聋哑是不遗传的(除非其另有隐性的聋哑基因)。
遗传性的先天性聋哑,又分为几种情形:
1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若父母一方患病,其患病方为杂合子,子女有1/2的机率获病;患病方为纯合子,子女百分百获病;若父母均为聋哑人,且均为杂合子,则子女有3/4机率患病,1/4为正常人。但若子女未获病,则子女的后代也不会再获病,因此时其子女体内,已无获病基因。
2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假设父母表型均正常,但都带有聋哑致病基因且都传给了下一代,就会生一个聋哑儿,机率为1/4;但若只有一方将聋哑基因传给了下一代,则后代将成为聋哑基因携带者并不致病,机率为1/2;若都未将致病基因传下,则后代无致病基因为健康人,机率也为1/4。
若父母均为先天遗传性聋哑,且系等位基因,则所生的孩子均聋哑,不分男女性别。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生育的。
若父母之一是先天遗传性聋哑,所生的孩子中,均为正常孩子(但是为聋哑基因携带者),这是按照遗传规律推算的。
若父母一方为聋哑基因携带者,则子女也均不患病,只是其中有1/2机率可能成为聋哑基因携带者,另1/2机率成为无聋哑基因的正常者。
实际情况中子女患病的较之理论值更少。比如:因为聋哑患者由于难觅对象经常与聋哑人结婚,如果大部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来估计,他们的子女应全部为聋哑患者,但实际调查结果约70%子女不发病,这是由于大多数父母携带者的是非等位隐性基因,因而出现双重杂合子而不发病的现象。
3 X连锁(性染色体连锁)遗传者与多基因遗传。
X连锁遗传罕见(2%以下),通常都是女性遗传不发病(除非为纯合子),男性发病,女性纯合子更为罕见,而且其子必然获病。既然咨询者提供的资料其母亲为聋哑者,又说明其哥哥为正常人,可以排除X连锁遗传。至于多基因遗传是不能简单的分析的,通常来说,只要双方均为正常人,后代一般来说也应该为正常者。
这种病可能不是遗传的,有可能是胎儿的发育等问题。
只有当两者的未携带致病基因的精细胞和卵细胞结合产生的受精卵正常发育成子代新个体的时候,后代才会是正常的
如果聋哑夫妻生下了正常小孩的话,证明胎儿时期的发育是正常的,所以不会有聋哑。
隐性的遗传病中先天性聋哑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在环境正常的情况下,产生正常后代的概率为3/4,如果说是正常的男孩的话就是3/8,
所以没有意外情况的话,再发的可能性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