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上好一堂课,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应当协调好各种可能利用的资源,尽自己所能做到极致。
首先,就是备课。备课是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前提,也是上好一堂课的起点。备课也不单单指准备好课堂内容就可以,这里面也有大学问。备课又分为被学生,备教材以及备教法。被学生是指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准备每一个环节的内容。备教材指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了解教材的重难点,才能更好的让学生接受所讲授的内容。备教法,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上课之前的前提。
第二,就是上课。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总结上好一堂课,就是八个字,标点内方,表演热烈。标即目标明确,教师心中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才能更容易让学生去理解和达到这个目标。点即为重点突出,课堂中要多次强调,重复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学生才会印象更加深刻。内即为内容正确,教师讲授给学生的知识,必须是正确无误的,不至于去误导学生。方即为方法得当,如果在课堂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正确,学生不理解,也是徒劳。表达即为表达清晰,只有教师拥有清晰的逻辑和脉络,用干脆利落,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进行上课。热烈即为气氛热烈,试想一下,在课堂上,有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气氛,大家的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的接受度应该也会很好。
第三,即为课后的教学反思。作为上课的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反思更容易让教师达到慎独的境界。能够反思自己本节课的优点与缺点,更容易带给学生自己的知识。反思使人进步。
总之,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堂上,不仅需要将自己渊博的知识用春风化雨的语言给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去理解。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应该教会学生成长,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学习固然重要,培养学生的品格也即为重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进行学生的实际锻炼。相辅相成,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将课堂上的内容融会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