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中心小学借班上课,接受朱老师的指导。尽管被指出一些缺点,但我仍写下这堂课的教后反思。
首先,课题导入巧妙。我安排了一个辩论,从“男生聪明还是女生聪明”改为“男生能干还是女生能干”,为学文打下伏笔。设计问题“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字你想知道什么?”为学文设疑,用“课题已经帮我们解答了哪几个问题?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引导思考。
其次,课堂设计合理。从解决语言文字到理解内容,再到澄清科学道理,最后质疑文本,思路清晰。课堂中好几次照应,如课始存疑与课中突破,课前辩论暗伏与课后结论衔合。一句“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都是好猫”,表扬和肯定了学生。
第三,课堂中的亮点是课文结束后的质疑环节。学生的提问精彩,如“两小儿笑曰”这里的“笑”是不是嘲笑?“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说明学生已经完全进入了文本。
最后,朱老师指出不足之处,如课前谈话只关注形式,没有关注内容;在理解课文前先安排学生说一说对课文内容的最初印象;科学道理的呈现可以通过形象化来使学生更易明白。
总的反思,这堂课学生投入,老师投入,是比较成功的一堂课。当然,我也意识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锻炼,以提高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