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对“体育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的思考,你知道是什么吗

admin

所谓后进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是指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学生,就以学习上的后进生来说吧,除了个别先天不足的弱智儿童外,绝大多数都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转变这些后进学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艰巨而持久的工作,它不是仅凭一时的热血沸腾就能完成的,而是要经常的、长期地渗透到我们的教学工作中,持之以恒地不间断努力才能完成的。因此每接一个新班级,就要有心机的把这些“后进生”挑选出来,全力帮助他们。

首先要正确对待、并偏爱他们。在日常班级工作中,偏爱优等生容易,偏爱后进生较难。后进生由于各种原因,普遍具有以下特点:思想认识跟不上,基础知识薄弱,在班集体活动中长期处于落后的位置。因此总有一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情绪,怕老师提问,怕老师布置作业,怕考试不及格等,导致不愿意接近老师,甚至产生对立情绪。为此,我总是想方设法,在各方面主动接触他们,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学习习惯,与他们培养起感情后,让他们感觉到老师的不可怕,甚至可敬可爱可亲,再开发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方面,我的原则是:多表扬,少批评,甚至用放大镜去捕捉他们的“闪光点”,通过多种表扬方式,促使他们树立信心,抬起头来做人。

其次就是正确看待后进生。事实上在任何时候,学生在发展都不可能完全一样,一个班的学生,不可能像出产品一样一个模子下来。在智力发展上,有的儿童先天早慧,有的则大器晚成,。在思想表现上,有的学生先觉早悟,有的学生则顽钝后醒。花开有迟早,成功有先后。因此从才能表现方面来讲,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而有的学生却长于抽象思维,有的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能力较弱,但动手操作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在文化学科考试中拉低了班级的平均分,但在体育、文艺竞赛中为班级争光做出特别贡献。

偏爱后进生,是多数老师不易做到的。因为转化后进生费时费力,见效慢,效果少。因此对后进生有了爱心之后,还有把爱心化为恒心、耐心,因为世界上不存在立竿见影的教育,更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效果。

最后,转化后进生的工作,还要注意密切联系家庭教育。联系家长,不是告状,而是报告成绩,提出希望,使其配合学校教师工作,并加强家庭教育。后进生的家庭教育,往往不甚得法,不是望龙心切,对孩子施加过大压力,就是父母或忙于工作,或对孩子不管不顾,或是单亲家庭问题重重。这样在掌握情况的同时,根据不同家庭,我都随时与家长联系,及时报告学生的闪光点,提醒家长多引导,多鼓励,少斥责。父母既是孩子的家长,又是孩子的知心朋友,平日应多启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掌握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树立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搞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使后进生步入中等水平,多次受到县镇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