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月政变"后的督政府,在要求确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正常秩序的同时,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既要镇压人民革命运动,又要应对王党分子的叛乱,同时还要警惕欧洲各国对封建复辟势力的支持所带来的武装干涉。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拿破仑这位历史人物登上了舞台。
拿破仑(1769-1821年)出生在地中海的科西嘉岛,出自一个破落贵族家庭。他在巴黎军事学校接受教育,并受到启蒙思想家的著作影响。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他投身于革命事业,在雅各宾专政时期因在镇压王党叛乱中的出色表现,从炮兵上尉晋升为少将。1795年,他被任命为“内防军司令”,在平定巴黎王党叛乱中发挥了关键作用。1796年,作为“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拿破仑取得了对抗奥地利干涉军的辉煌胜利。
由于在镇压叛乱和抵御外国干涉中的杰出贡献,拿破仑成为众人瞩目的英雄,被视为资产阶级的守护者。1799年11月9日,他发动政变,开始了军事独裁统治。拿破仑的统治持续了十五年,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后阶段。他通过强化国家机器,稳定了革命成果,并通过战争抵抗了欧洲“反法联盟”的干涉,促进了欧洲封建制度的崩溃。
然而,拿破仑也是一位野心家。当他的野心超出历史的需要,当对外战争与法国革命原则相背离,当他屈从于正统主义原则,将法国国民的力量屈从于个人目的和欲望时,他的崩溃便成了必然。1812年,他在与沙俄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中失败,从此开始衰败,最终在1815年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直至1821年去世。
对于拿破仑这样的历史人物,评价他的功过是非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历史上,各种评价纷呈,但都未能完全揭示这个复杂人物的真相。在评价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拿破仑是人而非神,不能被神化。其次,他是时势造英雄的产物,而非英雄造时势。第三,评价时要注重主流和主导方面,不能以偏概全。第四,对拿破仑的著述应作全面考察,避免受其自我辩解或民族沙文主义影响。最后,评价应基于对拿破仑活动全貌的理解,既看到他的主要功绩,也认识到他的错误和罪行。
综上所述,拿破仑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下,他的主要活动是对抗王党叛乱、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并推动欧洲封建秩序的变革。尽管有错误和罪行,但他的主导活动对当时社会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了进步作用,因此,他的功绩大于过失,是一个应当肯定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