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开始:
2019年5月12日周日,笔者提前购票前往解锁鸦宜线及焦柳线的当阳和荆门车站,这也是近一年内再度乘坐普速列车的旅程。行程从宜昌东出发,途经当阳、荆门,最终回到宜昌东。
线路图展示了行程:宜昌东→当阳(途经)→荆门→当阳→宜昌东。
鸦宜线为单线电气化铁路,全长设5站,包括鸦鹊岭、红土、新昌、宜昌东及宜昌站。值得一提的是,宜昌站已停止办理客运业务,所有客运服务转移至宜昌东站。
焦柳线则是一条客货混跑的普速铁路,设计速度为120公里/小时,在鸦鹊岭至荆门区间为双线电气化铁路。
本次行程的车票由襄阳客运段提供服务,使用25G型车底,即常见的“红皮车”。其中K1610、K931及K8051次列车均在襄阳启程,覆盖了本次行程的主要线路。
行程正式开始于宜昌东站,笔者通过自助售票机取票并顺利通过人脸识别机及安检进入一楼大厅。在大厅内,可查看列车信息和候车状态。
K1610次列车在1号检票口等待,8站台上车。宜昌东站共有9个站台,一般普速列车会在8/9站台停车。
列车水牌显示本次列车为欠编运行,第5车厢直接与第8车厢相连,可能与淡季运营调整有关。
列车由武汉铁路局襄阳机务段的HXD3C-0623号机车牵引,于11:35准时出发前往当阳站。
从出站到进入鸦宜线正线的全过程被记录在一段较长的视频中。鸦宜线保留了普速列车的经典模样。
硬座车厢定员128人,座位排列为0.4.5.9靠窗。窗帘为两侧打开式,动车组列车则为上下拉式。
普速列车的车灯上方为长条状,下方为圆圈状。
面对面的座位配置,并配有中间固定的小桌板,以及用于放置垃圾的铁盘。
车厢连接处可能散落有垃圾和烟头,普速列车通常并未禁止吸烟。
笔者在车厢内体验了缝中露出铁轨的独特风景,心中不禁微笑。
车厢铭牌和车厢号标志清晰可见,笔者乘坐的是3号车厢。
座位下方可能是通风管道,高度舒适,脚踩着很舒服。
行李架为栅栏式,分隔开,而动车组的行李架则是连续的。
车窗为正方形,有的窗户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可以打开。
车厢楼梯仅在低站台停车时启用,许多车站仍使用低站台。
因列车停靠时间短,且当阳站乘降人数较多,考虑到下午还有机会进入当阳站,故未在当阳站下车拍照。
列车继续向荆门进发,13:01在荆门站外遭遇机外停车,13:03重新启动,13:05抵达荆门站,停靠1站台。
列车和荆门站1站台的合影展示,虽为地级市,但火车站的设施显得有些老旧。
荆门站为低站台,出站需经过几十级台阶,通道较窄,站牌也显得破旧。
站台上设有柱雨棚,站房由简单的梁板柱构成,类似以前的老教学楼。
出站口需爬台阶,通道不宽,高度差大,影响出站效率,尤其是春运或其他客流高峰。
出站通道空旷,仅有一位工作人员在出站口执行检票任务。
到达车站外,对车站进行了一次“身份证”拍照,显示荆门火车站的等级不足。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荆门成为湖北省内唯一没有动车开行的地级市。
在荆门站的售票厅,只设有6个售票窗口,通常只开放2-3个,日常使用绰绰有余。
自助售票机共12台,不在售票厅内,旅客可直接在售票机取票后进站。
抵达荆门站后,计划在该站折返,剩余时间足够进站。
荆门站安装了人脸识别仪,出站采用检票方式。
站内空间较大,荆门站大盘显示每天停靠的列车数量。
进入候车室的通道可俯瞰1站台景象,候车室内专门设有进京旅客候车区。
候车室内景展示了专门区域,并设有候车室大盘,两侧为检票口小盘。
荆门站共计两台七线,配线布局复杂,上下行列车在1站台停靠。
从候车室窗户可看到第4-7股道的景象。
临近发车时间,候车室内旅客增多。
K1093次列车先检票,荆门站的语音播报持续循环广播进站信息,至少3分钟。
K931次列车开始检票,笔者检票进站。
站台小盘显示上行车在1站台停车,而下行车K1093也在1站台停靠。
近距离接触和谐电1D型机车0001号车,受电弓未更换,可能为了节省能源。
本次列车水牌显示三个车次,但似乎存在自己套用的问题。
列车由和谐电1D型电力机车牵引,乘客注意力集中在0001号车上。
儿童购票标准依然适用,笔者曾有被乘务员指引查看身高的经历,最终补票。
13:40原定发车的K1093次列车实际上在13:40由HXD1D-0459牵引进站。
笔者乘坐的K931次列车座位在第5车厢,因第4-2车厢无乘客,便前往4车厢上车。
结果发现,4车厢后全无人,而5车厢满载,享受到了包厢的感觉。
在4车厢第一排落座,乘务员默许了,不再售卖零食。
途中看到某货站停放有军列,较为罕见。
鸦宜线上的新昌站停车时,看到旁边的铁轨上是较早出发的K8051次列车。
几分钟后,K934/1次列车呼啸而过,鸦宜线为单线,自然需要列车停车让行。
列车在鸦宜线上的新昌站启动,后发车的列车先走,让乘客感到惊喜。
途中看到和谐电1D0001和0002号车在不同车站出现,增添了此次行程的惊喜。
行程结束于宜昌东站,返回后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