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专家在内邱县进行调研后,中国经济时报以《贫穷县的富强之路——内邱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探析》为题,详细剖析了内邱县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专家们强调,内邱从贫困中崛起,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得益于其实施的“治县方略”和人才战略。
内邱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其上级党委选拔的高效领导团队和优秀干部人才队伍。选用贤能,尊重人才,是内邱县各级政府始终遵循的重要原则。在这个过程中,人才的能量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挖掘。在“以人为本”和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人才资源的开发、资本转化和能量价值的实现,构成了内邱发展的三重推动力。
据统计,内邱县拥有5300多名各类人才,包括党政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事业经营管理人才等,其中不乏高学历和高级职称的人才。这些人才分布广泛,为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内邱出台的“人才强县”战略,通过举办培训班、邀请专家指导、人才交流活动等方式,促进了人才资本的运作和转化,推动了内邱各项指标的迅速提升。
内邱的人才资本分为显性资本和隐形资本,县里采用科学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政策,如培训、表彰、引进高层次人才等措施,使得人才的智能和价值得以最大化。内邱打破传统的用人观念,不拘一格选拔和使用人才,尤其是对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专业人才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内邱的发展离不开李学德等优秀领导者,他们通过“科教兴县、人才兴县”的战略,推动了科技发展观的实践。李学德在内邱任职15年,以其实际行动证明了人才的重要性。内邱的辉煌成就和深厚的人才底蕴,期待更多内邱籍的贤能之士回归,共同关注和推动内邱的持续发展。
扩展资料
内丘县辖5个镇、4个乡:内丘镇、大孟村镇、金店镇、官庄镇、柳林镇、五郭店乡、南赛乡、獐獏乡、侯家庄乡。 内邱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邢台市辖。南距邢台市27公里,北距省会石家庄市 84.6公里、距首都北京380公里。地处东经113°52′-114°38′,北纬37°10′-37°26′。西倚太行山,东连大平原。总面积771平方公里,耕地41.33万亩。辖3镇6乡、309个行政村。截止2003年底,总人口25.38万人。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国人开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