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3年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1582~1649)著作的《西学凡》,其中把Physics音译为“费西加”。可见在这个时候,我国还没有“物理学”其名。它出现的确切年代,一时还不能查考出来,大约是在19世纪末。在正式使用“物理学”这个名词之前,还曾有过一段时间使用过“格致”或“格物”的名称。那是取《礼记•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一句的意思。虽然,后世对这句话有不同的解释,但大致说来,是指穷究事物的原理以获取知识。在清代后期就用以统称“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后来干脆在狭义上就代表今天所谓的物理学,大学里的物理系,开初就叫做“格物门”。1889年,日本人饭盛挺造编了一本物理教科书,藤田丰八把它译成中文,书名就叫做“物理学”。次年,王季烈把它改译一番,书名仍然不变。1901年,严复翻译名著《原富》,书中也提到“物理学”,但又怕太陌生,特别加注说:“物理之学名‘斐辑格’。”可见那个时候“物理学”一词还不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