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鞍山驿堡驿堡传说

admin

在很久以前的年代,鞍山地区并非城池所在,当唐朝的李世民皇帝率军东征,途经此地时,他看中了这片战略要地,决定在此设立驻跸之处。大将尉迟敬德奉命后,连夜率领十万士兵,以“一”字长蛇阵将远处辽河岸边的木家城搬迁至此。那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飞砂走石,人影忙碌,次日黎明,风停日出,一座小城在官道两山间悄然矗立,这就是后来的鞍山城的起源。

古代,浑河与太子河之间曾有一座饱受水患困扰的木家城。一夜之间,狂风大作,城墙消失,传说中,一个年轻的驿夫骑着一匹青马出现,宣告木家城已迁至鞍山下。人们果然在那里找到了一座与原城相同的城池,从此,木家城人摆脱了水灾,安居乐业,官府在此设立驿站,驿夫频繁传递公文。然而,一名游击将军看中了驿夫的青马,强行夺取,驿夫不甘示弱,斥责对方。瞬间,雷声大作,青马腾空,化作岩石,形似马鞍,鞍山之名由此而来。

关于驿夫的去向,一种说法是他在山顶背阴处的洞穴中隐居。洞穴深邃,藏有铁矿,白天可见脚印,夜晚洞口闪烁着炉火,还能听到打铁声,据说是在铸造剑器。这些传说增添了鞍山地区的历史色彩,使其故事更加丰富和神秘。

扩展资料

鞍山驿堡,亦称“鞍山城”,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南郊的千山区东鞍山镇鞍山城村。鞍山驿堡是明代辽宁长城防御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东贴杨柳河,坐落在东西鞍山两座山的中间地带。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重修于万历年间,初为传递所,驿内车马繁多,商贾极盛。明清之际,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要地,交通要冲。由于近代兴建铁路、采矿冶铁,城市中心北移,“鞍山城”遂逐渐变为小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