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种意义讲"爱因斯坦"就是自学成材的。
原因是爱因斯坦仅仅完成一般教育系统一般性教育(他学的可不是理论物理。更没得到当时世界最顶级理论物理学者的指导,甚至成名前。
想见那些超级学者都不可能!!)
而爱因斯坦基本上完全靠个人努力,达到了世界理论物理学领域的最高峰。 (对他的成就提供最大帮助的应该是图书馆)。
既然图书馆是他成就来源的最大源泉。
那么说他是自学成材的完全不过分!!!
另外就是要说的就是。
他毕业的学院,毕业的优秀学生数量众多。更别还有众多教授级别的人物。可那些人几乎无一取得类似爱因斯坦的成果。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很快小爱因斯坦的数学程度超过了读大学的麦克斯,比他大十一岁的医科大学生再也跟不上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了。为了以后有共同谈话的话题,麦克斯开始借哲学书给他看,爱因斯坦在十三岁就能看懂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这是一本对许多成人来说都算是枯燥艰深的书。这时候爱因斯坦阅读的书就是数学、物理和许多哲学家的书。他不看小说,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