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大学生勤工助学时薪12元起,这个标准高吗

admin

每年的大学开学季,都有一部分大学新生渴望通过勤工俭学帮助家庭减轻负担,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对这部分大学生而言,勤工俭学工资怎么算,非常值得关注。9月3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关于勤工助学时薪,教育部划定工资线:校内勤工俭学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12元人民币。

这个标准高了还是低了?我们可以自行计算一下,很容易就验证出来了。

首先,如果我们按照一个普通的工薪族正常上下班八小时计,时薪不低于12元每小时,也就是说如果上满八个小时,一天可以拿到96块钱。1个月按照22天计算,总收入是2112元。因此,这个收入当然不能说很高,只能说很一般,甚至还不如北上广深很多地区的最低工资。当然,时薪12元,仅仅是最低标准,一般情况下,各个大学在组织学生开展勤工助学的时候,不得低于这个标准,但是可以高过这个标准。

其次,教育部在这个办法中还有另外一条规定,那就是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八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那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学生按照最低时薪标准来计算勤工助学工资,一个月就算干满40小时,也有可能拿不到500块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勤工助学的总收入,只能说是杯水车薪,还不如在校外找家教。如果相关的高校都按照起薪来计酬,那么大学生通过校内勤工助学,实际上收入相当有限。

当然,教育部和财政部修订这个标准,把起薪定得比较低,其实也是有所考虑的。毕竟,勤工助学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补贴的途径,如果把工资定得太高了,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太多,学校要补贴太多的钱,导致的后果就是可能入不敷出。因为学校是按照事业单位来进行管理,不是企业自负盈亏,不以盈利为目的。把勤工助学起薪标准定低一点,让真正有需求的人进来,才能实现这一政策本身的目的。

对于教育部的这个标准,你怎么看,你愿意参加学校勤工助学呢,还是自行在校外找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