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如何看待合肥工业大学2020国家三大奖继续颗粒无收

admin

随着国内其他高校发展起来,合工大逐渐落寞了。2000年以来,该校获得的国家级奖项屈指可数,2016年的《新能源发电调度运行关键技术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大别山东段深部探测与找矿突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至今为止。

合工大获取的“最新”国家级奖项。也就是说,合工大已经有5个年头没有牵头的项目获国家大奖了。

首先是财政预算少。近几年合工大的财政预算都不多,2019年是32.49亿元,2020年微涨到33.48亿元,在部属高校中人均经费倒数第三、部属工科院校倒数第一,连中国政法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文科院校都不如。经费少,意味着搞科研时捉襟见肘,烧着烧着就“没油”了。

其次是人才流失。比起财政预算来,人才的流失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近4年来合工大有7名院长(副院长)先后被别的大学“挖墙脚”,这7名院长(副院长)中有6位是“长江”或者“杰青”,恰恰是牵头拿到“国家重大项目”的骨干。

一下子走了这么多人,会对学校科技研发项目的破坏力和滞后作用带来很大影响。虽然也有新的人才补充进来,但还是走得多进得少,科研队伍的底子就薄了。

合肥工业大学是一所老牌工科高校,位列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由1945年创立的安徽省立蚌埠工业职业学校发展而来,可以说是“出道即巅峰”的一所大学。1958年就由合肥矿业学院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

与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重庆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等现在的985、一流大学建设大学并列。那时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一流大学建设大学,还是“学院”呢。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合肥工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