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层砌体房屋中,横向楼层地震剪力在各道墙体之间的分配通常遵循以下原则:
1. 刚性楼盖房屋:对于刚性楼盖,当各抗震墙的高度和材料相同时,楼层水平地震剪力可以按照各抗震墙的横截面面积比例进行分配,即Vim = Vi * Aim/Ai 。
2. 柔性楼盖房屋:对于柔性楼盖,当楼(屋)盖的重力荷载均匀分布时,各横墙所承担的地震剪力可以按照盖墙与两侧各横墙之间各一半楼(屋)盖面积比例进行分配,即Vim = Vi * Fim/Fi 。
3. 中等刚性楼盖房屋:对于使用小型预制板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房屋,其楼(屋)盖的刚度介于刚性与柔性楼(屋)盖之间,计算多层砌体结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时,可以取上述两种分配结果的平均值进行分配,即Vim = (Aim/Ai + Fim/Fi) * Vi/2 。
4. 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在进行地震剪力分配和截面验算时,砌体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应计及高宽比的影响,并按门窗洞口划分墙段。对于设置构造柱的小开口墙段,可以根据开洞率乘以洞口影响系数来计算刚度 。
5.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对于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调整后的剪力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并按各墙体的侧向刚度比例分配 。
6. 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在多层砌体结构房屋中,层间墙体的水平地震剪力分配研究显示,简化计算方法可能存在误差,尤其是上部楼层的墙体计算误差可能比下部楼层更大,因此可能需要对简化法进行修正 。
这些原则主要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中的相关规定,设计时需要结合具体结构的特点和场地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