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是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在从石器时代进展到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的过程中,热处理的作用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早在公元前770至前222年,中国人在生产实践中就已发现,钢铁的性能会因温度和加压变形的影响而变化。白口铸铁的柔化处理就是制造农具的重要工艺。热处理原理: 使用热作用来消除应力与蠕变期间的应力松弛密切相关。关于压力去除过程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材料的屈服强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因此,在加热时,此温度下的残余应力超过此时的屈服应力,发生塑性变形,残余应力减轻,但缓和应力永远不会低于屈服应力,因此应力消除仅。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后,以一定的速率降温到常温或更低,从而达到改善材料组织结构获得性能优异的材料,一般是指对金属材料特别是钢材的处理。 金属材料在微观结构下有很多细小的晶体称为晶粒。晶粒的大小、组成可谓影响金属机械性质因素之一。热处理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来控制金属微观结构下的扩散速率与冷却速率,来达到需要的金属性质。通常热处理要改变的机械性质不外乎五种:1.硬度 2.应力-应变性质 3.韧性 4.延性 5.弹性 扩展资料 热处理有两种重要的机转可以改变合金的性质: 1、麻田散铁转变,用来产生形变 2、金属扩散机转,用来改变同质性(使材料呈现单一特征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