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物质的理解:
- 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将物质定义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但能为人的意识所认知的客观实在。
- 列宁进一步阐述物质为哲学上的一个范畴,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感觉所感知和反映。
- 物质被认为是世界的唯一本源,具有第一性,而意识作为第二性,是物质的产物,是人对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 物质世界表现出联系和发展,其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 时间与空间是物质运动不可或缺的存在形式。
- 物质性不仅体现在自然界中,也是人类社会的根本属性,体现了世界的真正统一性。
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 物质决定意识,意味着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
-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客观事物的发展,而错误的意识则可能阻碍事物的发展。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