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哲学的物质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物质概念存在明显差异。哲学上的物质是对所有事物和现象共同本质的概括,是一个最广泛的概念。恩格斯指出:“物质不过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哲学上的物质范畴是对多种物质具体形态、结构和层次共性本质的提炼,因此被视为绝对和不变的。
2. 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则关注具体物质形态的结构和属性,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深化。自然科学研究物质结构始于19世纪初的化学领域,之后转移到物理学领域,发展出原子有核结构模型和原子核结构理论等。这些发现表明,物质结构的层次是无限的,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3. 哲学问题关注世界的本质,而自然科学问题关注物质的具体结构和形态。在物质观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有根本的区别。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具有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相比之下,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研究的是物质的多方面、多层次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缺乏了解的人不适合成为科学家。
4. 哲学的物质观建立在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之上。自然科学的发现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对物质的认识。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正确方向,强调研究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和可知性,克服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干扰,确保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