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聚咖

合聚咖

古代闹蝗灾,为什么灾民不吃蝗虫

admin

蝗虫是自然界的昆虫类,不管那个朝代都会有,连科技先进的今天蝗虫也是存在的,只是没有以前那样大规模。而古代灾民为何不吃蝗虫充饥主要跟这几个方面有关:

饥荒时什么都能吃

真到饥荒时连树皮草根,土都吃,更不要说蝗虫这种富含蛋白质的美味了,真要有一顿蝗虫吃,那是要开心死的。只是现代人没有经历过,历史也很少记载这些细节,一般又不会有人细致的去读史,不知道而已。“贞元元年(785年),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秋,关辅大蝗,田稼食尽,百姓饥,捕蝗为食。“(唐)

蝗虫来了如果不是以最短的时间消灭它,而是想着捉住它,拿它当粮食,那你就等着饿死好了!蝗虫就算你都捉住了,怎么办,养起来,那你拿什么养,老蝗虫又怎么吃?全部杀死晒乾储存了,抛开它晒乾后难吃还是好吃不说,又能吃几天?

蝗虫不太好吃

现在我们生活中总听说有一种昆虫宴,在这里,蝗虫可以被当作小吃,油炸之后配上调料香脆可口。可是,如果让一个从未吃过蝗虫的百姓上顿吃下顿,肯定让人十分难以下咽。

古代的烹饪方式不多,就算饿急的百姓抛开神明的心理限制,主动抓蝗虫来吃,可是他们顶多是拿水来煮一煮,怎么可能会好吃?这与现在的孜然辣椒加芝麻相比,是有着巨大差异的。

先不说这些调料还没有传到中国,就是昂贵的食盐,百姓肯定也是不舍得放一点的。与吃了上千年的粟稻、麦子、蔬菜相比,天天吃这东西,真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摒弃一切,专吃蝗虫行不行

假设古代的灾民抛弃神明的信仰限制,饿的实在受不了,下定决心抵抗难吃的口味,铁了心了吃蝗虫是否可以呢?答案仍然是:不可以。

蝗虫形成蝗灾以后之所以危害巨大,是因为他们巨大的数量和移动能力。假设百姓们一起奋力去抓蝗虫,然后晒乾了、炸干了来吃,他们能抓的其实也是很少。小时候我们都抓过蝗虫,这种动物通过迅速的弹跳来躲避天敌,十分难抓。而长了翅膀以后,飞行速度更是惊人。如此灵活的蝗虫百姓想大量抓去非常难。

另一方面,即使大家想慢慢抓慢慢攒,可是蝗虫却不等人。数以亿计的蝗虫在啃食一个地方的庄稼后,最快只需要几个小时,就会让此地寸草不生。吃光以后,蝗虫会立刻迁移到下一个地方,百姓不但追不上,更是饿的没有力气去追了。面对空空如也的田地,面对遍地的流民饿殍,让人胆战心惊。